网站导航 | English

欢迎光临本店    

中国EMS鲜花网七夕节鲜花预定! ·玫瑰花语 ·99支玫瑰 ·33支玫瑰 ·19支玫瑰 ·11支玫瑰 ·蓝色妖姬     全国客服/订购热线

首页 特价促销99爱恋教师节开业花篮生日专区家庭绿植优惠活动
Tel:18939884868
爱情鲜花 会议用花 礼品果篮 生日蛋糕 开业花篮 巧克力花束 玫瑰礼盒 公仔花束 鲜花常识

鱼尾葵

鱼尾葵(Caryota ochlandra Hance)孔雀椰子, 假桄榔。 棕榈科, 鱼尾葵属。 原产亚洲热带, 亚热带及大洋洲。 我国海南五指山有野生分布, 台湾, 福建, 广东, 广西, 云南均有栽培。 鱼尾葵是我国最早栽培做观赏的棕榈植物之一。 茎杆挺直, 叶片翠绿, 花色鲜黄, 果实如圆珠成串。 适于栽培于园林, 庭院中观赏, 也可盆栽作室内装饰用。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 高可达20米。 单干直立, 有环状叶痕。 二回羽状复叶, 大而粗壮, 先端下垂, 羽片厚而硬, 形似鱼尾。 花序长达约3米, 多分枝, 悬垂。 花3朵聚生, 黄色。 果球形, 成熟后淡红色。 花期7月。

习性:

喜温暖, 湿润。 较耐寒, 能耐受短期-4℃低温霜冻。 根系浅, 不耐干旱, 茎干忌曝晒。 要求排水良好, 疏松肥沃的土壤。

繁殖:

鱼尾葵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一般于春季将种子播于透水通气的砂质壤土为基质的浅盆上, 覆盖5厘米左右基质, 置于遮阴度30% 左右及温度25℃左右的环境中, 保持土壤湿润衣较高的空气湿度。 一般2-3个月可以出苗, 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种植。 多年生的植株分蘖较多, 当植株生长茂密时 可分切种植, 但分切的植株往往生长较慢, 并且不宜产生多数的蘖芽, 所以一般少用此法繁殖。 栽培管理:

鱼尾葵生长势较强, 根系发达,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盆栽可用园土和腐叶土等量混合作为基质。 一般每1-2年换盆一次, 换盆时去掉部分旧土, 剪去部分老根, 用新培土重新种植, 并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机肥。 3-10月为其主要生长期, 一般每月施液肥或复合肥1-2次, 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民时保持盆土湿润, 干燥气候条件下还要向时面喷水, 以保证叶面浓绿且有光泽。 鱼尾葵的根为肉质, 其有较强的抗寒能力, 其它季节浇水时要掌握间干间湿原则, 切忌盆土积水, 以免引起烂根或影响植株生长或影响植株生长。 它为喜阳植物, 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阳光, 但它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 适于室内较明亮明亮光线处栽培观赏。 鱼尾葵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条件下极易感染霜霉病, 使叶片变成黑褐色而影响观赏 价值, 所以须在发病前喷洒800-1000倍液托津等杀菌剂预防;另外, 在高温干燥气候下也易发生介壳虫, 应喷800倍氧化乐果等防治。

鱼尾葵-其他种类:

长穗鱼尾葵 别名:单杆鱼尾葵 科名:棕榈科鱼尾葵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拉丁学名:Caryota ochlandra Hance 原产地:亚热带及大洋洲地区, 我国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均有分布, 福建、台湾常栽培。 外形特征:茎干单生, 高可达20-30多米, 直径15-20厘米。 羽状全裂, 下部小叶小于上部, 楔形或斜楔形, 顶端具不规则的啮蚀状齿, 外侧边缘延生成鱼尾头。 生物特性:生长迅速, 喜光耐荫, 能耐-6℃低温, 适合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生长。 是优良的庭园观赏植物与街道绿化树种, 茎髓部含淀粉, 可食用, 边材坚硬, 可作手杖和筷子等工艺品;根可入药。

短穗鱼尾葵 名称:短穗鱼尾葵 拉丁名:CARVOTA MITIS 所属科属:棕榈科>>鱼尾葵属 形态特征:茎杆竹节状, 具环状叶痕。 叶片大型, 二回羽状复叶, 长1~2米, 小叶片长10~17厘米。 因小叶先端呈现不规则的啮齿状, 极似鱼尾而命名。 叶鞘长筒形, 长50~70厘米。 适应地区:原产印度、马来西亚等地。 生长习性:喜温暖通风的环境, 喜光耐半阴。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喜生长于排水了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 冬季要减少浇水量, 并保持5℃以上的温度。 短穗鱼尾葵的根系浅, 不耐旱, 春夏生航起错见应充分供给水分, 保持盆土湿润, 并定期在周围喷水, 以提高空气湿度。 每月施1次肥料。 短穗鱼尾葵的茎杆忌曝晒, 5~9月宜适当遮阳。 繁殖培育:用播种于分株发繁殖, 播种的种子应随采随播, 盆栽植物4~5年分蘖增多, 过于拥挤时可结合翻盆进行分株。 景观用途:园景树木类

鱼尾葵属 拉丁学名:Caryota L. 英文名:Fishtail Palm 简介: 灌木或大乔木。 茎单生或丛生, 具环状叶痕, 茎皮裸露或被叶鞘。 叶大, 聚生干顶, 2—3回羽状全裂, 芽时内向折叠, 裂片菱形、楔形或披针形, 先端极偏斜, 具不整齐啮蚀状齿, 呈鱼尾状, 基部在关节处肿大, 叶鞘纤维质。 佛焰花序生于叶腋, 长而下垂, 多分枝, 圆锥花序状, 佛焰苞(1-)3-5(-11), 管状;花单性, 雌雄同株, 通常3朵聚生, 中间1朵较小者为雌花。 雄花:萼片3, 离生, 雄蕊9-100, 花丝短, 花药条形;雌花:近球形, 萼片3, 圆形, 花瓣近圆形, 子房3室, 柱头2-3裂。 浆果近球形, 种子1-2。 种子直立, 胚乳嚼烂状, 胚侧生。 约12种, 分布于亚洲南部与东南部至澳大利亚北部。 我国约5种。 多用作行道树及园林布景, 有纤维、淀粉、糖汁及边材等副产品。

药用价值: 药名:鱼尾葵根 别名:棕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ta ochlandra Hance 功效:强筋壮骨 科属分类:棕榈科 主治:肝肾亏虚;筋骨痿软

生态环境 生于山坡或沟谷林中, 海拔450-700m。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收, 洗净, 晒干。

资源分布

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动植物形态:

鱼尾葵, 乔木状, 高达20m。 茎无吸根, 单生。 叶大而粗壮, 长3-4m;羽片每边18-20片, 下垂, 中部的较长;裂片质厚而硬, 顶端1片扇形, 有不规则的齿缺, 侧面的菱形而似鱼尾, 长15-20cm, 内侧边缘有粗齿的部分超过全长之半, 外侧边缘延伸成一长尾尖。 佛焰苞和花序无鳞秕;肉穗花序长约3m, 分枝悬垂, 花3朵聚生, 雌花介于2雄花间;雄花:萼片宽圆形, 长约5mm;花瓣黄色, 革质而硬, 长约2cm, 宽约7mm;雄蕊多数, 约与花冠等长, 花药线形, 黄色, 花丝近白色;雌花较小, 长7-8mm, 先端全缘, 退化雄蕊3, 钻形;子房近卵状三棱形, 柱头2裂。 果球形, 直径1.8-2cm, 熟时淡红色, 有种子l-2颗。 花期5-7月, 果期8-11月。

功效分类:强筋壮骨药

药用植物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高温、高湿气候, 怕严寒, 耐半荫, 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 育苗移栽法。 秋季采种, 阴干待播。 春季播种, 播前种子经浸种催芽, 于苗床上点播或撒播。 待幼苗长出 2片真叶后, 按行株距 30cm×30cm分床。 培育1-2年后, 按行株距 3m×2.5m 开穴定植。

3.田间管理: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 每年施肥l-2次。 干旱时适时浇水。

性味

味微甘;涩;性平

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鱼尾葵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10-15g。

出处:《中华本草》

常见病症:

灰霉病 症状常从叶片叶缘发病, 病部组织变浅褐色, 温室内漫漫时, 可见到受害处生有灰霉色。 病原BotrytischinereaPers.称秋葡萄孢,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分生孢子梗浅褐色至深褐色。 多隔、透明, 直且长, 有时分枝1~5个, 分生孢子簇生于梗顶部的小柄上。 圆或圆形。 传播途径或发病条件病菌可形成菌核遗留在土壤中, 或以菌线、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 分生孢子随气流及雨水传播蔓延, 田间农事操作是传病途径之一。 病菌发育适温23℃, 最高31℃, 最低2℃;病菌对湿度要求很高, 一般12月至翌年5月连续湿度90%以上的多湿状态易发病;大棚持续较高相对湿度是造成灰霉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 尤其在春季连阴雨天气多的年份, 气温偏低, , 放风不及时, 棚内湿度大, 致灰霉病发生和蔓延。 此外, 植株密度过大, 生长旺盛, 管理不当都会加快此病扩展。 光照充足对该病扩展有很大抑制作用。 南方春季露地, 低温多雨时也常严重发生蔓延。

叶斑病 病斑生于叶尖或叶缘, 呈不规则形, 灰褐色至棕褐色, 边缘围以黑褐色细线, 上生细小黑粒点, 为盾壳霉引致的鱼尾葵盾壳叶斑病。 在温室或大棚条件下, 病可全年辗转传播危害, 多从伤口侵入致病。 防治方法:①注意通风透光, 适当增施吧, 提高抗病力。 ②发现病叶, 及早剪除。 必要时喷淋30%氧氯化铜胶悬剂600倍、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0%百·硫胶悬剂600倍液。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鱼尾葵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播种的种子应随采随播, 一般于春季将种子播于透水通气的砂质壤土为基质的浅盆上, 覆盖5厘米左右基质, 置于遮阴度30% 左右及温度25℃左右的环境中, 保持土壤湿润衣较高的空气湿度。 一般2-3个月可以出苗, 第二年春季可分盆种植。 多年生的植株分蘖较多, 当植株生长茂密过于拥挤时可结合翻盆进行分株, 分切种植, 但分切的植株往往生长较慢, 并且不宜产生多数的蘖芽, 所以一般少用此法繁殖。

栽培管理: 喜温暖通风的环境, 喜光耐半阴, 在强烈的阳光下生长欠佳。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但具有较强的耐寒力, 其抗寒力较散尾葵强, 为较耐寒的棕榈科热带植物之一, 越冬温度为3℃。 喜生长于排水了好而疏松肥沃的土壤。 冬季要减少浇水量, 并保持5℃以上的温度。 鱼尾葵的根系浅, 不耐旱, 春夏应充分供给水分, 保持盆土湿润, 并定期在周围喷水, 以提高空气湿度。 每月施1次肥料。 鱼尾葵在高温高湿及通风不良条件下极易感染霜霉病, 使叶片变成黑褐色而影响观赏价值, 所以须在发病前喷洒800-1000倍液托津等杀菌剂预防;另外, 在高温干燥气候下也易发生介壳虫, 应喷800倍氧化乐果等防治。

盆栽鱼尾葵上盆方法与鱼尾葵相同。 短穗鱼尾葵生长势较强, 根系发达,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盆栽可用园土和 腐叶土等量混合作为基质。 一般每1-2年换盆一次, 每年4月换盆, 换盆时去掉部分旧土, 剪去部分老根, 用新培土重新种植, 并且填加少量腐熟有机肥。 如植株过大, 可将其中粗大的植株从基部截去, 保留较小的植株继续培养。 刚上盆或幼株, 在夏季中午前后需遮荫, 成株一般在4月下旬搬至室外阳光下养护, 3-10月为其主要生长期, 一般每月施液肥或复合肥1-2次, 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平时保持盆土湿润, 干燥气候条件下还要向时面喷水, 以保证叶面浓绿且有光泽。 短穗鱼尾葵的根为肉质, 其有较强的抗寒能力, 其它季节浇水时要掌握间干间湿原则, 切忌盆土积水, 以免引起烂根或影响植株生长或影响植株生长。 生长期要给予充足的阳光, 但它对光线适应能力较强, 适于室内较明亮明亮光线处栽培观赏。 10月上旬再搬回室内光线充足处越冬。 越冬期间室温白天需保持在18~25℃, 夜间温度不能低于10℃。

中国EMS鲜花礼品网 2010-01-05

快速通道